每逢過年時節(jié),總是想起兒時的過年。對于孩提時代的我們來說,過年的記憶,年貨首當(dāng)其沖。
七八十年代的鹽場,計劃經(jīng)濟時代,一切的商品都是按照計劃,糧票、布票、油票等票據(jù)是采購對應(yīng)商品憑證。為了準(zhǔn)備過年時的食品,母親與父親早早來到現(xiàn)在的徐圩老街排隊采購年貨,直至響午過后才能回到家中,兩三天才能買到過年時的食品。因為當(dāng)時肉類食品的缺乏,母親在臘月二十六七開始分類蒸包子,炸肉丸子,那個香味飄滿整個圩子。我時常跑到母親的身邊,討幾個肉丸子提前美美地飽餐一頓。
在我的記記中,購買鞭炮是過年首選物資,無論家里貧窮還是富有,過年時大大小小的鞭炮父親都會從徐圩合作社買上幾掛。
小時候像其他它小伙伴一樣我格外喜歡燃放鞭炮。過年時衣兜子里裝上一把鞭炮,手里拿著一個小鞭炮點燃,等炮捻子快燃到一半的時候,向空中一扔,鞭炮在空中炸開,聲音特別清脆響亮,甭提有多開心。父親怕我們一時放完,先拿出一條二百響的炮,我們?nèi)齼上戮屠⒘藢?dǎo)火捻,三七二十一,與哥哥每人分不到七十個。裝上一把先過個癮,其余的藏到早準(zhǔn)備好的盒子里。
那些稀罕的美食簡直誘惑太大。小麻餅,白糖果子、高粱飴糖/大糕等好吃的食品。母親怕我們一下子就吃完,就把它們裝在竹筐里,吊在了高高的房梁下??稍跻卜啦涣宋液贸缘男那?,想方設(shè)法偷吃幾塊糕點嘗個新鮮。
過年對于穿著方面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奎望。母親早就準(zhǔn)備了布料讓圩子里裁縫做了外套內(nèi)似中山裝上衣和藍色長褲子,有時也會買雙黃軍鞋,為了讓我們姐弟四個添點新年衣服,母親舍不得為自己花一分錢。
隨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,那些辦年貨的趣事,伴著歲月流逝流淌到記憶深處去了。(楊波)